贅沢黃金假期 - あぎやお
<2013/5/4>
任何事情如用心的話' 絕對『成功』'
料理也是' 一家素質好的店' 無論是在食材上的嚴選'
認真將食物做得美味以外' 最最重要是從服務品質下功夫'
昨晚的あぎやお割烹魚介料理亭裡看到很不錯的服務'
不虧排行榜第二' 料理也是新鮮到極點' 味道一級棒'
如來京都旅遊可將這家店列入行程內' 強力推薦
▲料理亭入口
我們準時到達『あぎやお』(agiyao)' 怪異又難唸的店名...
屬居酒屋又像創意料理店' 乾脆稱它魚介料理亭'
它是一間外型水泥建築' 原木門' 簡單布簾'
左側有大透明玻璃窗' 完全透視到廚房的工作情形'
外面可停放鐵馬' 沒看見招牌' 日本網路稱這家是穴場(隠れ家)'
裡面造型與外面不相上下' 仍是水泥加原木隔間與桌子' 房間部用黑漆木門'
料理師們與店內設計一樣年輕化' 每位都是活力充沛的『肖年郎』'
我們是第二對客人' 年輕店員美眉將MENU拿來'
MENU用手寫的' 標示日期' 我想可能是每天更新食材吧?
我們第一道點刺身盛り合わせ' 飲料是啤酒一瓶和烏龍茶一杯
▲店內
▲飲料MENU
▲餐點MENU
▲前菜: 水菜沙拉
前菜サービス是一盤水菜沙拉' 我住京都邁入第十年了' 從未買過水菜'
主要是不知道煮法 ' 所知是用於火鍋'
端來時心想只是水菜沙拉嘛!!
一入口~脆口不打緊' 淋了橄欖油與岩鹽' 出乎預料的好吃!!
▲刺身盛り合わせ
第一道:
10種刺身盛り合わせ' 店長特地上前解說海鮮名稱與吃法'
他強調ホッキ(右一)和鯖刺身(右三上)沾料以檸檬汁岩鹽最佳' 其餘醬油山葵'
裡面我最愛吃右一' 左二
小烏賊(左一)全被村上A走了' 不知道味道...
▲岩牡蠣刺身
第二道:
婚前不愛吃牡蠣' 台灣牡蠣小又腥' 來日本被訓練得愛上這一味
尤其新鮮大牡蠣生吃' 淋上檸檬汁~讚不絕口~
邊吃邊告訴村上: 這麼一大顆牡蠣' 一日亜鉛(鋅)足夠了
村上說: 妳又在談營養學' 中毒太深
▲牡蠣近拍' 看~多新鮮!!
▲酒蒸蛤蜊
第三道:
酒蒸蛤蜊是用洋式蒸法' バジル' 橄欖油' 小蕃茄組合'
這道超棒' 推~
不過量不多' 相片中是端來模樣' 可沒偷吃喔!!
▲日本清酒
村上喝完一瓶啤酒' 又追加一合清酒'
當店員倒酒時故意溢出至底盤中' 真有趣'
但我不解為何要倒滿溢出? 為何不用大一點杯子裝就不需要底盤?
村上告訴我' 這種倒法是每一家店都相同' 杯子統一規定一合(約180cc)
我終於明白商人手法' 這表示溢出的量是サービス(贈送)'
如用大杯子' 客人就沒有被優待的感覺'
同樣的量' 不同行銷則有不同受惠感'
明白我的解釋了吧? 商人抓住客人貪小便宜心態'
好像台灣菜市場的抓蔥
▲烤魚
第四道:
村上點的烤魚' 不知道哪一県產? 魚鱗直接下去烤到酥脆'
淋檸檬汁後沾岩鹽食用' 自然鮮甜味' 我認為比第一道刺身更好吃'
初嚐魚鱗' 很香呢!
來這裡記得點烤魚!
我說: 下次我也不去魚鱗直接烤魚
村上回: 傻瓜~不是每一種魚的魚鱗都能吃~
我: 喔~~ (恍然大悟)
▲魚鱗近拍
▲岩鹽
▲鮪漬山藥泥(拍得模糊)
第五道:
鮪漬山藥泥的鮪魚味道太重' 如果山藥泥多一些也許能中和鹹度...
這道連村上都嫌太重味' 千萬別點此道!!
▲只有野菜沙拉
第六道:
名字就叫『只有野菜沙拉』' 以為全是生菜' 原來夾雜烤過的根莖蔬菜'
拌入橄欖油和岩鹽' 每咬一口' 顆粒鹽會在舌尖滾動' 非常棒的沙拉'
推~~
▲九条蔥だし蛋捲
第七道:
だし蛋捲' 現煎' 香軟又燙口' 如果加京都著名九条蔥' 也要再加錢'
加多少錢沒注意聽' 要問村上囉!
旁邊蘿蔔泥上淋太多醬油' 鹹豆豆~ 千萬沒吃它'
僅食蛋捲就很棒了
▲九条蔥だし蛋捲近拍
▲蛋とわかめ雑炊
第八道:
端來蛋とわかめ雑炊時還在滾煮' 陶土鍋發揮作用'
吃到這兒已飽肚' 試吃一口看看' 薄海帶好軟' 湯汁甜' 忍不住吃了一碗'
過六不食在這天又破功了...
▲蛋とわかめ雑炊近拍
▲筷子
為何拍攝筷子? 我這剪刀手愛德華最不會拿筷子'
這裡的筷子既輕又前端細尖' 適合像我這種不會拿筷子的人使用'
我居然夾起細小魚肉' 不可思議
▲帳單
該買單了' 果然不出所料' 總共消費¥18' 800'
在村上預算之內~
▲又回頭拍一次店內' 滿席' 連房間部也有客人呢
這家料理亭食材非常新鮮' 味道又好' 值得推~
店長會目送客人離開' 服務到家
店名 : あぎやお
住所 : 京都市下京区東洞院通五条上ル深草町592-3(東洞院通五条上ル)
URL : 無
TEL : 075-344-8065
営業時間 : 18:00~24:00(ラストオーダー)
定休日 : 日曜
交通 : 搭京都市営地下鉄烏丸線於『五条』下車' 往東徒歩2分鐘
<▽蛋とわかめ雑炊滾煮實況 攝影: bernice >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IauiR-sxbiE&feature=youtu.be